圖文:邱奕儒
此次的越南行是應輔仁大學社會企業研究中心之邀,與當地天主教教區合作,以當地可行的技術改善農村的水資源及污染。此行目的為前期調查及合作伙伴建立,若一切順利,將於今年七月帶輔大志工學生與在地村民及台商合作針對位於北寧市附近的一個「河粉村」一進行第一階段的改善工作。
許多樸門的前輩都曾來過越南,例如我的恩師Rosemary Morrow就在1989年到過越南協助少數民族重建糧食生產系統。她也在書中多次推崇越南傳統的多層次整合農業。
當時越南人面對的主要問題,是越南歷經三十年戰火洗禮、加上爾後共產集體經濟導致原本自給自足的糧食生產系統崩解。簡單來說,當時最迫切的是解決飢餓及營養不良。然而二十多年後的今日,越南在外資帶動下,經濟快速發展;吃飽飯早已不是主要問題了。今天最迫切的卻是可怕的污染及衍生的相關問題。我們此行也訪問了河內工業大學,他們直言,目前都市及工業的污染防治政府已開始要起步;但範圍廣大的農村污染正是他們束手無策的地方。
農村污染有多嚴重,我也是到了服務的農村對象才瞭解。我們所到的農村TuNe離北寧市約1小時車程,當地大多數人信仰天主教,並且有70%的家庭以生產越南河粉為主要經濟收入;越南經濟起步後產量日增,目前已達每天約為30公噸,我們簡稱為「河粉村」。當我瞭解生產河粉的用水情況後,我之後吃河粉就再也興奮不起來了!
此村生產河粉的水主要來自村邊的一條「河」,但我用google earth一看才發現,那根本不是河,而是古代的河道經改道截彎取直後而留下來的「湖」。也就是說,這區域的生活廢水、農田的化學農葯肥料除草劑、燃燒後的垃圾灰,最後都流到這「湖」裡;之後,村中公有的淨水廠就會直接抽取河水來,經過一個簡單的沈砂過濾後,以管線配水到家家戶戶製作河粉。如果這是河,每年雨季的暴雨會將河底毒底泥帶走一部份,對污染還有一定的減緩。但是,此湖沒有出口,各種污染物與持久性毒素只會不斷累積…
此外,早期農村的污水處理方式是數十戶的生活污水共同排到一個水池,此水池通常長滿布袋蓮,透過天然自淨的方式處理,甚至還可滋養水中的魚類進而提供糧食。但是近年來,當家家戶戶大量生產河粉,產生大量高營養的廢水排入水池;早就超乎水池的自淨能力,進而轉成為惡臭不堪的黑水池:沒有魚了,蚊子就瘋狂繁殖,也增加疾病傳染風險。此外,到了夏天,全村都濔漫著河粉廢水腐敗的臭酸味。
另一個大問題是塑膠垃圾:隨著各式塑膠用品的泛濫,農村的垃圾處理也是劇毒的來源。連如北寧市的都市垃圾都是堆成山放火悶燒,更不用講農村了!低溫燃燒的各式塑膠製品會產生大量戴奧辛,千年不滅的劇毒累積到河裡,再被抽上來生活使用並製成河粉行銷各地。可預見,不久的未來,此村成為「癌症村」或「畸型村」,並出口毒河粉到全越南。北寧省教區主教告訴我們,樣這樣的村子,在這教區就有2、3百個。
因此,現在做努力改善還有機會,十年後就來不及了!
我們與該村的委員會討論後,初步有以下的合作步驟:
第一階段「人工濕地」:在河邊淨水廠的取水口建立一人工濕地,提高天然的自淨能力,以減緩現有供水之污染程度。
第二階段「雨水利用系統」:可預期河水的污染程度只會愈來愈嚴重,可能唯一的乾淨水就是雨水。傳統的越南人家都有設簡易的雨水利用系統,此階段的工作是提高雨水利用系統的質與量。
第三階段 「家戶污水處理」:將家戶產生的污水導入「香蕉圈」將污水轉為資源後,才排入水池。此外,也嘗試是否可以設計養蚯蚓,以創造另一產業。
第四階段 「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在有上述成功的經驗與信任後,方有機會讓村民願意垃圾分類,並且將垃圾資源化,如養蚯蚓、作堆肥…等。
到底這計劃能不能成功?我自己也沒把握,技術上不是問題,只是有太多的人事物環節要老天爺幫忙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