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6/3 加納納部落等高線集水溝實作筆記


圖:顏嘉成老師與學員開挖農田裡的集水溝。

講師:顏嘉成(花蓮樸門永續生活協會總幹事)
記錄:葉育均
攝影:林孝威

 
位於舞鶴台地上的加納納部落,以友善土地的綠生農法種植無農藥、無化肥作物,許多人到部落,都愛上溫和友善和自然和諧的氣氛;飲用一杯外頭買不到的加納納茶、喝一杯以好的意念沖製的加納納咖啡、享用一頓原住民風味餐、觀察、學習、實作自然農法技巧、欣賞、認識原住民阿姨精心製作的編織藝品……一天活動下來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感想和滿溢的感動。

    天陰欲雨,於是將早上理論課程和下午農地實作對調,幸運地躲過了下午的大雨,實作活動順利進行,也因為勞動,使得午餐更為鮮美。

 A型竹架測等高線 實用又簡單

    實作前由嘉成老師講解測量等高線的A型架製作方法:用三根竹子用繩子固定成A型,頂端垂線超過橫放竹子,在底端綁上平扁石頭,利用地心引力特性可知垂線垂直於地面。為確認竹架兩端等高,將垂線處標記,翻轉A型架後再標記位置,兩處標記中線即可測得。

    由起點取得另一等高處後,插放標記,由該點成為新的圓心,尋找下一點等高位置,由此延伸,可於坡地畫出封閉曲線。A型架用簡單原理、製作達成現代水平儀等儀器的功用,有人則是使用一截水管裝水後封口,從兩端水面是否相等測知水平。

    講解完大家移動到農地實際操作。三到四個人一組製作,竹子有些為附近現砍,大夥一起幫忙搬竹子、修枝條,負責砍竹子的正宏分享部落的傳統,認為砍竹子只能用刀子,如果用鋸的,明年竹子就不長了。

 利用植物及排水溝阻隔污染物

    嘉成老師再次提點技巧,並解釋依該農地特性的彈性規劃:附近較高處農地採用慣行農法,隨著雨水、空氣會使毒素飄散至有機農地中,因應策略是挖一條排水溝,讓有問題的水盡量不接觸農地流走,並在邊處種植香蕉,以葉阻擋空氣中的化學成分。不同的作物需要不同寬度的間距,這次主要作物是鳳梨,所以每條集水溝距離約莫一點五公尺,挖二、三十公分的緩坡溝,將土堆於地勢較低側,其上種植鳳梨。

    這次實作目標是五條集水溝,大家分工幫忙、互相協助,有人幫忙扛A型架、有人扶住測量是否水平、有人標記、有人拿鏟子、鋤頭挖土、有些人種芋頭、鳳梨,一、兩小時的實作下來,勞動得疲累又舒暢,快完成時雨勢漸大,大家快速收尾,將鳳梨插完,離開前不忘用味萬田提供的雪白豆渣堆肥清潔雙手。

加納納風味餐 傳統食材充滿故事

    回到室內,部落阿姨為我們送上一盤盤特色料理,由農場經理正宏介紹餐點。有阿美族的「希撈」,指醃製的肉類、沾醬油吃的輪型苦瓜和秋葵、莧菜、長豆南瓜湯、野莧、茄子、佛手捧月(佛手瓜炒蛋)、麻婆豆腐等等,還有展現加納納部落特色的咖啡優格,菜色多是自產的,有些是「委外」購買;正宏還介紹長豆標準吃法,在口中拉出兩條豆側邊的絲,「如果不這麼吃會被老人家罵。」

    由正宏以母語帶領禱告後用餐,很快除了苦味重的輪型苦瓜和湯之外都被一掃而空。吃到一個段落,正宏說他們會將一道菜──芋頭留到最後,芋頭不是每個人都能料理,有些人煮會使吃的人舌頭發麻,部落也就認為他一輩子都不能煮芋頭。材料除了芋頭外,也會將前面的菜餚留一些煮進去,這次還另外加了些苦瓜葉,甜美的綜合芋頭湯是這一餐豐富的結尾。

    來到加納納部落,便會想到咖啡和鳳梨,為了滿足大家對於咖啡的期待,玉華提供之前購買的加納納咖啡分享給所有人,「咖啡買了可以放一個月,要盡快喝完不然風味會走調。」這和平時買咖啡豆半年的保存期限很不一樣,加納納的咖啡豆也可以存放,但最佳賞味期是一個月。

    雖然喝到的是庫存咖啡豆,但濃郁的香氣仍讓品嚐者為之驚訝,,喝過加納納咖啡,體會過那溫潤的口感和喝後的感覺,便能同感於「好的咖啡豆不會讓人睡不著,反而非常放鬆」的說法。特別印象深刻的是正宏不疾不徐地沖製咖啡,有時專注到沒聽到提問者提問,他說要不斷加入「好的意念」,看到沖調者十足的用心。
 
    下午由嘉誠老師講解等高線集水溝的理論和應用,經由上午的實作,對於理論能夠有更具體的理解。不只是講集水溝,也延伸許多農作的技巧,像是利用雜草,使它成為鳳梨的天然保護,省去一般紙袋的浪費,或是蓄水池可用鋪皂土毯留住水……等等。

    結束後提問,正宏害羞的推廣部落的文創藝品,他說他會賣鳳梨,但不知如何推銷藝品,提出「互動提問」的點子,讓大家一起想該如何行銷,有人建議擺放在顯眼的地方,並掛上品牌吊牌及價錢,或是現場製作使遊客了解製作過程等等。有許多手工的琉璃珠項鍊、腰飾、手編麻製側背包、杯袋,每件藝品都獨特而具風格,工藝老師說完成一個側背包需要兩天的時間,耗時費工而且需要嫻熟的技巧才能編織的順暢。

 香蕉圈宛如小森林 污水臭氣全不見

    結束前嘉成老師帶我們去看香蕉圈和化糞池設計,香蕉圈是為了處理中水,主要是轉化廚房和衛浴的廢水。香蕉需要成長一定的時間後才具吸水作用,在旁種植野薑花輔助吸收。現場看起來並沒有汙水聚集,老師解釋坑洞上面堆疊很厚的覆蓋物,所以看起來沒有積水,但覆蓋物裡面很濕。

    化糞池用水泥封住無法觀看,老師介紹實行的方式,藉由養蚯蚓幫助轉化成堆肥,蚯蚓不會淹死,因為糞便會浮起,也會鋪上稻草讓蚯蚓活動,裡頭肥份高、陰暗相當適合蚯蚓生存。

    若要吸引蚯蚓,可於土上撒糖水後覆蓋落葉,一小時掀開,若有蚯蚓在土中就會爬至表層,因為糖水聚集螞蟻等生物,使蚯蚓不得不到表面避難;另一種為製作「蚯蚓塔」,圓柱形無底的容器放於土上,加入廚餘吸引蚯蚓,過一陣子蚯蚓便會聚集在蚯蚓塔中,拉出容器即可收集大量蚯蚓。花蓮樸門部落之後的方向是以實作的工作坊為主,相信未來有很多機會能夠實際操作香蕉圈等既實用又友善自然的設計。

    李偉文在《迷路原為看花開》寫道:「要真正了解大地之美,並不能只是站在遠處用雙眼去看它,或透過高傳真數位影像去欣賞,而要我們親自走段路,流些汗,喘喘氣,甚至會受點傷,去接近並崇敬它。」透過實作,樸門的智慧能夠踏實而深刻的帶給每位參與者,也才能更知道土地的生命與美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