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從政到從農

瓦歷斯•貝林 
Walis Pelin/Walis Pering
1952年8月8日出生


賽德克族人,漢名為蔡貴聰。
曾任立法委員、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2010/9/3  PM19:00-2100         
紀錄:蔡韶雯





開場】邱奕儒老師

大家知道一般保費的資金拿來做什麼?這些錢,會被用來炒地皮,反而讓一般人買不起房子,我們說的買保險其實是在買風險。所以今天的主題之一,就是幫助弱勢與消費者參與互助合作。之二也是Hoshino桑提過的「綠生農法」,瓦歷斯•貝林先生會分享如何使用綠生農法,讓土石流淹沒的地區也能重新展開農業生機。

主講人】瓦歷斯•貝林先生

正義的農業


平安,很高興在這個日出的地方,有這些對土地友善的人。今天有兩個主題,一個是綠生農法,我與Hoshino桑也認識不久,大約兩年前,同時開始思考「綠生農法」和自己理想結合的可能。另一個主題是儲蓄互助社,全台灣有336個儲蓄互助社,而我是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的理事長。

我是賽德克族人,從小生長在原住民家庭,家庭與自然很親近,老人家有很多想法會給年輕人。南投長大,一直到初中才到台中學習,突然發現有除了賽德克人之外的人。大學時代就開始會回頭看部落的生活,因為關心而從政當縣議員,四屆立法委員,原民會主委。

大學時回到部落,南投家裏的人種梅子、李子,我會問父親說,「這個價格好嗎?」父親說,「很好。」我問他一斤多少錢,他說「一斤15元」,我又問他說,「誰說的?」他說,「旁邊那個Mukai(漢人)講的,昨天也講15,今天也講15。」後來我和親戚一起去詢問,發現自己去賣可以多賣5元,所以結合了很多親戚朋友,一起互相當對方的工人,省了工資,又一起分攤運費,就省了很多錢,收入也比較多。我們原住民對貨幣的概念就是這樣,只要有拿到現金就好了,比較沒有成本概念,很單純。

民國七十年,我試著和大家一同合作農場,種高麗菜、梅子,後來被打敗。因為財團更厲害,他們會先借錢給農人買肥料農藥,然後指定產物的價格,例如一顆就是五塊錢,還會指定收穫時間,但如果收穫的時間價位不好,他們根本不買,就放任菜壞掉。後來,我們的合作農場就被吃掉了。

之後,我到以色列學習農業屯墾計劃,以色列政府的政策很厲害,讓沙漠也變成農地,提供給人民,而這些人民也成為最好的防衛部隊,因為他們不敢搬走。他們同時共同合作推動農業發展,民國七十幾年銷售歐洲花卉,就懂得調整供需,價位不好時,一半賣一半做肥料,互助合作。

所以我知道,合作主義是我的理想,資本主義是我的敵人。不過,說到農業,我不是專家,但很投入很關心。對我來說糧食健康、合理、容易取得,才是「正義」。


綠生農法與部落新興產業

「綠生循環農法」,這是我自創的詞彙。原住民和農民有一樣的困境,對市場經濟陌生、資金有限、農地破碎等等問題。而新興的農業型態,可能是綠生農友,消費者、農人合成為一個組織,生產者扣錢留平台,消費者多收20%也留平台,平台的錢手續費留做公共財。我們在南投就在試著運做這樣的平台,也有可能我們一起組成一個大平台。

我介紹幾個農法的差異:

自然農法
不加任何外來的資材。適合自給自足,傳統的部落農業就是這樣的型態。

綠生循環農法
•是正向的農作思維。如果我們能用心提供一個適當的環境讓植物生長,植物也將會用心回饋,給我們最精華的生命能量。

•它的方式即是自然農法+EM菌(綠生資材)。
•松,蚯蚓,蛆,雞,這些生物都是綠生循環裏的重要角色。松,有根菌在岩盤裏。蚯蚓,會讓土壤分解、排泄滋養土地,蛆,會讓腐臭的食物分解,再代謝,提供給世界新的東西。雞糞可發酵與使用。

綠生資材介紹:
  • 綠生1號:微生益菌群,呈褐色帶香味
  • 綠生6號:光和成菌,呈褐色Amoniya味
  • 綠生堆肥:竹粉或檳榔樹幹粉以綠生1、6號菌發酵再拌天然資材
  • Bokashi伯卡西:米糠、魚粉、芝麻粕等約12 種天然資材以綠生1、6號厭氣發酵
  • DIY DIO
綠生資材效果
  • 增進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化〈EM技術〉
  • 微生物的代謝、分解土壤各種元素產出植物體及微生物群的養分
  • 微生物的聚集使植物根圈生態發展旺盛,達到土地的改良
  • 土地改良使植物體光合作用活力化
  • 種子內在生命力→外在日光、水、土、微生物的統合能量源→茁壯長成 
綠生循環農法→土地改良
  • Bokashi伯卡西與綠生堆肥是土地改良劑
  • 是微生物於土壤中的飼料及生息場所
  • 微生物的代謝物及分解土壤中的各種元素吸引更多的微生物族群量,使作物容易吸收土壤中的養分
  • 作物生態健康活力、產量多、滋味自然甘甜

慣行農法

會破壞根圈糸統,這些化學肥料,只是讓果實好看,使用三年土地就沒法種出好東西了。我們要找出對環境友善的方式,還原部落互助經濟,符合公平交易原則,消費者與生產者互為夥伴關係,建構直接透過綠生健康商場平台。

(我們原住民有類似的神觀,像我們賽德克相信,從世界的另一端有彩虹,通過靈橋時如過在人間工作不認真的人,手還很細緻,螃蟹就會把他剪下去,掉到橋底下。)

  
有機農法

仍有它存在的問題,它所規定的肥料並不是自然循環的資料,只規定氮磷鉀成份,而沒有控制來源。農藥、肥料的真正內容是如何?銷酸鹽、重金屬的含量如何?農夫拿到認證之後一年四季都有菜嗎?但是沒有的話,是否只是掛牌卻賣別人的菜。這就是有機認證的灰色地帶。

  
而綠生循環農業則是百分之百的有機,生產者和消費者相互為夥伴,買我的東西就固定買,我就是相信你。而規模就看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關係。

回到慣性農法,施用肥料農藥,像仁愛鄉高麗菜,只能種三年,第四年就不行,根留菌被破壞成為酸性土。而綠生循環農法,使用EM菌讓土裏的微生菌活化,化學肥料則相反的殺死某些微生物,讓土壤不平衡。

也因此現在人有很多文明病,以前沒痛風的有痛風,果菜也比較不耐久。

(圖片展示:南豐綠生農學堂)



────────────────────────────────
問答時間

Q•廖美菊老師:請問蛆會如何被使用?

A•瓦歷斯:

原住民打獵沒辦法隨時巡,因此有些獵物會長蛆,我們會煮來吃,KurliKurli地很好吃。又像芒草中間的蟲,烤烤也很好吃。而用在農業上,雞愛吃蛆。而蛆暗性躲光,只要放魚腸就會自己長出來,再拿管子導到雞的頭上,頭就可以吃到蛆,長得很壯。我們種的一些生菜也可以讓雞吃。


 給魚竿也給魚池

民國八十六年,我擔任立委時通過儲蓄互助社法(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www.culroc.org.tw)。人們常說給他魚吃,不如給教他釣魚。但原住民會說,但我不知道魚池在哪裏。

目前全台336個互助社,累積股金達一百八十八億,平均有五百多萬股股金,每人平均九萬多元。完全靠人民自己,不仰賴政府融資貸款一千多億,外頭的信用貸款,十多趴,而儲蓄互助只要八%。而原住民互助社佔三分之一,貸款累計運用原住民三百多億,完全不靠政府。四十多年下來,穩定成長。

這個互助合作社的概念來自德國,「非為營利,非為救濟,乃是服務。」一八九四年,因工業革命,勞工被高利貸剝削,Friedrich Wilhelm Raiffeisen,推動自助互助的理念,而這個理念又由加拿大到美國再到台灣,扶助經濟相對弱勢族群,以養成持續的儲蓄習慣,累積個人財信。便利融資促進生產或改善生活,跳脫貧窮惡性循環。

而誰是儲蓄互助社投資者?社員。誰是經營者?也還是社員。

金融借貸也是人權。財團最會貸款,也最會倒會。原住民、農民是為了生存貸款,財團借的錢最快最多,但倒的卻完全不會還。而且山上哪裏有銀行?以前郵局還不能貸款,所以當時立法時就刻意跳過銀行法,讓互助社不歸類為金融組織,要不然五十億才能設銀行。相反的,只要一百個人累積到五十萬就可以辦儲蓄互助社。

儲蓄互助社的功能很多,例如辦理社員放款,參加各項互助基金,並代理收受社員水電、瓦斯費、學費、電話費、稅金及罰鍰。而且效率很高上午呈遞,下午就拿走,這是因為社群關係很清楚,信賴關係很親密。

互助合作社的保險較商業保險安全,不怕投資保險失敗,或者保險公司利用保費想賺更多錢。商業保險是可恥的行業,一直要你出錢,但一出事就嚴格的審,而且倒閉還不負責任。


以日本為例,琦玉縣互助保險社,整個縣百分之七十的的人都參與,意外險理賠還會主動去派出所主動詢問。西裝部份,五千的價格賣一千就好,整年下來結算成果有多的還會還給大家。每年每年這樣做。

這一段比較不懂)台中這邊開始做,八十歲,以一千人為單位,公式平均化死亡率為千分之六,六十五歲到一百歲,有六個人過逝,每個保險者出三百元,第二年八個人出兩千四,第一年兩萬四,第二年四萬,繳費期間如果我自己過世退回加五千慰問金。兩年過了之後死亡,就可拿回三十萬,回收的是三十萬加兩萬。以死亡的概率做互助保險,沒有輸的狀況。

我最近一直夢想著打倒7—11。那個資本主義商店,規範你吃什麼,限制生活的模式態度。部落的人到柑仔店賒帳,有了錢卻走進7-11,這樣部落自己人的柑仔店就愈做愈小。人本身有合作的本性,只壯大自己,也不一定能留存什麼。而透過儲蓄合作社,綠生農業,部落或社區就有共有共榮的模式。

哈佛近年最受歡迎的一門課,正向心理學,打破紀錄有一千四百人修課,就在講幸福感。幸福感如何顯現?來自人生意義的期待,自我的方向及人與人的信賴關係。

最後希望大家能通過彩虹橋,要粗手粗腳,就不會被螃蟹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