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秀明農法~食在自然


圖:秀明自然農法協會理事長-陳惠雯 老師,遠從三芝前來與花蓮樸門
同學分享以秀明農法耕作的歷程。



 文:林仲芬  圖:翁國嘉


    今天(2010.8.20)邀請陳惠雯老師為大家介紹秀明農法。三月才剛生完第五個小孩的老師,本身所展現的矯好身材與健康活力,就是她所傳達的理念的最佳證明!

 陳老師首先以「不灑農藥、無肥料栽培、連作主義」等主題,說明秀明農法的基本理念;再以「自家採種」傳遞永續經營的認知;以「根本才是關鍵」的照片,證明秀明農法的好處;最後以人類牙齒的比例,介紹如何吃,才能自然健康。

 問起為什麼要務農?老師說:因為要活下來,一定要吃東西,一定要有人務農。所以,在沒有任何農業背景的情況下,夫妻倆同心協力,帶著滿滿的愛心投身田園,「在自己的田裡開始學習」。希望大家吃到健康、吃出幸福。

圖:現場人數爆增至百人,大家都專注地聽講。
 問起不灑農藥,菜不是會被蟲吃光光?老師反問大家:「所以,你在吃蟲不敢吃的東西嗎?」老師說:要瞭解大自然,先要瞭解人類;生病與不生病的關鍵,不在有沒有病菌,而在有沒有抵抗力。老師言簡意賅地破除了灑農藥的迷思。

 既然要增加抵抗力,為什麼還強調「無肥料栽培」呢?而且施肥,農作採收的時間會變短;原本40天才能採收的,15天就可以收成了。這樣不好嗎?老師反問大家:一個40歲的人,與一個14歲的人,哪裡不一樣?他們可能長得很像,但最大的不同是──內涵。有內涵的菜,滋味不同,這需要親身體驗!

 陳老師說:化肥,會讓土壤酸化,無法永續經營;居家堆肥,裡面含有很多來自慣習農法的果皮,這些蔬果中最毒的部分,會使土地的重金屬含量增加。為了讓土地變乾淨,不以人力加入外來的東西,充分信任大自然的力量,植物與土地就會自己找到出路,找回健康。
圖:熱鬧的小農市集是主婦們的最愛。

 植物如何自己找出路?就是「連作主義」要告訴我們的了。老師解釋說:在同一塊土地上,同一個季節裡,連續種植同樣的作物,植物有機會一代接一代地學習如何去適應環境。累積了越來越多的奮鬥經驗之後,植物對環境的適應力就會越來越強壯。

 陳老師發現,颱風來時,她家的稻子即使被風吹彎,還會再站起來,而鄰家用慣習農法種的稻子卻倒成了一片。因此,拍了稻子根部的照片讓大家比較。很明顯地,秀明農法稻子的根鬚,比起一般稻子的根鬚,濃密深長!

圖:來上課還可以買菜,真是一兼二顧。
 這就是「自家採種」的好處!每次保留最強壯(即病蟲害最少)的植株育種,農夫不被種子工廠的產品控制,可避免採用基因改良種子,做到真正的有機與永續。
 最後,張老師鼓勵大家,找到好米,一天吃個六碗飯,輕鬆獲取百分之六十的健康。因為,人類的牙齒有八分之五(60%以上)是適合吃穀類的臼齒!原來現代人病生得越來越多,是因為飯吃得越來越少啊!快來親身體驗看看吧!

 一個小時的演講轉眼即過,內容豐富精彩,留待我們回去細細思量。

1 則留言:

  1. 老師,路過看到您文章中所說的:
    「居家堆肥,裡面含有很多來自慣習農法的果皮,這些蔬果中最毒的部分,會使土地的重金屬含量增加。」(節錄)
    據我所知,果皮確實會吸收一些重金屬,灌行農法與重金屬的直接關係,我不是很明白?
    以下為我的觀念:
    土壤中的重金屬並不直接來自農藥,而主要是由灌溉水而來,我的意思是儘管是有機農業,也並不能保證它不受重金屬汙染。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