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踏上迦納納,那個常聽說的籃子部落,這兒是個阿美族部落,
我們一路從花蓮南下到北回歸線,再由持續協助迦納納協會的嘉成大哥,帶我們上部落,一路上還延
路介紹一些部落田地的狀況。到了茅草屋形式的招待所,族人為我們準備了迦納納茶,很清香,再將
我們一群人分成兩組,一組往田裏的咖啡,一組走檳榔樹下的咖啡。
我自然是很好奇檳榔樹下為什麼能種咖啡,因此跟著農場經理正宏和副頭目走,他們帶著我們往山上
的方向,山路上都種植著檳榔樹,約莫五到十分鐘,我們就看到了和人同高的樹上,長滿了紅色、綠色
的果實,「原來咖啡豆這麼美」,我心裡這樣想。這裏是副頭目的咖啡田,原來部落開始種咖啡有好些
年的時間,而嘉成加入部落後,協助著老人家,將咖啡轉作有機的方式,並為族人尋找通路銷售咖啡。
據說,有好一陣子族人努力喝咖啡,每天早上起來都是問,「你喝咖啡了沒?」。
檳榔樹下有咖啡樹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情景,而這其實是很好的方式,一來咖啡不需太多的日曬,檳榔
可以遮蔭,二來咖啡間作在檳榔樹下也有水土保持的功能,也就成為了樸門農業裏所謂的「食物森林」
,但老人家可不是從書本裏學來這個觀念,而是透過生活實踐來的。副頭目特意留了咖啡豆不採,讓我
們這一群一個月才開放一次的體驗團體,有機會試採咖啡豆。對,迦納納現在不考慮開放大量的觀光
,而是以分享的態度,一個月只讓一個團體進到部落來做交流,讓族人慢慢適應與外地人接觸。
年輕人正宏,是新任的農場經理,從海岸的都歷部落「嫁」到迦納納來,是很可愛的年輕人,說話很有
幽默感,大夥總是讓他逗得呵呵笑。據說,之前一批的豆子在自然烘乾時,就遇到陰天,正宏為了照顧
豆子,回都歷的時候,還帶著豆子一起回娘家。
這麼說來,這一批豆子,可是有吹過海風,有海的味道才是,呵呵。
採了咖啡豆,自然也想品品咖啡,下午部落為我們準備了幾種不同煮法的咖啡,老實說,我對煮法並
不那麼了解,也不挺愛喝咖啡,倒是這幾個部落朋友煮咖啡的認真程度讓我很欣賞,而裏頭的人情味
更讓我感動,經理正宏一邊倒著咖啡,一邊說,「這是我的老師嘉成教我的。我們希望能煮出來屬於
迦納納的味道。」「聽說心裏想著什麼,就能煮出什麼樣的咖啡,之前看到老人家在倒咖啡時一直比
畫,問老人家,你在做什麼,老人家說,我在想鑽石。人家有黃金曼特寧,我們有鑽石迦納納。」
自己的味道,自己的生活方式,迦納納在走自己的路。
@超推薦延伸閱讀《籃子裡的部落-加納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